當初看到這本書時,倒不是因為星巴克之故,而是網站介紹中「廣告人」和「紐約」這兩項元素吸引了我。本書的背景,是一位資深的廣告公司主管在打拼多年後竟被裁員,而在曼哈頓的星巴克遇到徵才的店經理,從此改變人生的故事。
話說男主角Michael在正值人生最低落之時,剛好星巴克這份和以往位高權重相比可稱為「卑微」工作,竟將他人生帶入另種新的境界。他在此重新發現了許多以往未曾注意到的東西,譬如親情及在提供好咖啡給客人時的心靈接觸。回想他以前在廣告公司時之氣焰,虛與委蛇的人際關係,在這間Broadway和西93街交口的星巴克仿佛是開啟了另個天堂之門,至於這中間的心路歷程要請留給大家從書中好好品味了。
插播: 書中Michael提到星巴克是屬社區型的咖啡店,因此和人互動是很重要的,以前我曾想過開家美式早餐店,就是在開放式廚房前面有一排連在一起的座位,這樣一邊煎蛋一邊可和客人聊天,哈哈。
本書的中文譯者朱衣很用心,連書中一些對話所提的人名或名著,都會另以附註方式解釋,光是附註所提的書單就很有名了。
傑夫以前在紐約念書時,念的雖是行銷,其實主修是廣告,對於進入廣告公司對我有莫大的吸引力,在申請紐約學校以前,台灣電視正播著「30-something」的美國電視劇,描述二位30多歲的男主角自己由廣告公司出來創業的故事,還記得劇中男主角常看的Advertising Age(www.adage.com),也成為念書時必看的廣告人雜誌。傑夫在紐約有二個和工作有關的經驗,第一次是去史坦頓島面試,原以為大約一小時就到了,想不到從皇后區搭地鐵到世貿大樓南方的終點點再轉渡輪到史坦頓島,之後再接巴士,竟然要2個半小時,結果面談只有30分鐘就結束了!(註:史坦頓島就是王建民以前短期1A小聯盟駐地,也是電影Working Girl的住家所在,她每天搭渡輪至曼哈頓上班,掙取微薄收入。)
另外傑夫也曾在一家小廣告公司上班,書中作者曾提到他以前在廣告公司怎麼對付非裔新同事,對我這亞裔人曾在廣告公司短暫混過的人來說,真是感同深受。(上網查了一下這家公司竟然還在!)
每當讀到Michael每日往來於Bronxville和百老匯及93街交口的星巴克時,腦海中就會浮現紐約的地鐵圖,然後想像他是如何搭車上下班的,也想起以前在念書時如何在曼哈頓島混的好時光。(I miss my good old days.)
人生載浮載沈,說是天意嗎?往往在最失意之時,人才會發現最寶貴的地方。問題是這句話說得容易,有多少人能探究呢。
特別的是Tom Hanks也買了這套劇本,希望能將男主角的人生際遇搬上戲院。不過根據CBS在去年12月訪問Michael時,他說到收到Tom的電話是真的很驚呀,但並沒有讓他的生活再次變調,他仍住在那小公寓,準時上班。
我想他真的找到他要的人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